身处转型爬坡越坎阶段的东莞,在大力推进机器人换人的同时,也正面临着从“换机器人”到“造机器人”的华丽转变,并开始逐渐享受到智能制造这一质量增速所创造的发展新红利。
市场
六成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尝试
采用智能化数控自动切割机,不仅可以提高产品切割的精确度,而且还能为企业节省下大量成本和时间,不少制造企业纷纷找到了拓荒牛,有意购买“机器人”。截至目前,东莞全市已有六成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
随着全球国际化分工的周期性深度调整,中国制造业过去30多年高速发展所依赖的人口红利优势正在快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近些年来不断提高的用工成本和制造成本。面对这一形势,从传统“三来一补”加工贸易转型过来的东莞制造企业,都在谋求加速转型升级的路径。类似钟启祥般的转变,已成为不少莞企的共同选择。
在1月9日召开的东莞全市2014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上,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透露,截至目前,东莞全市已有六成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
扶持
即将落地的“机器换人”资助计划
自去年东莞出台扶持“机器换人”的政策以来,截至同年12月底,市经信局已收到400多个应用项目的申请,这些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五金制品、电气机械、包装印刷等。预计2015年第一季度,该局将拟订第一批资助计划。
上述成果的取得,与2014年以来东莞接连出台的多个关于“机器换人”的政策文件不无关系。
2014年初东莞市政府一号文《关于进一步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推广机器人应用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工作之一,并安排了1200万元的资金鼓励企业进行数控设备的升级改造。
同年6月25日,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东莞市推进企业“机器换人”行动计划(2014—2016年)》。东莞提出,要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和智能制造示范城市。
2014年8月14日,东莞市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东莞市“机器换人”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从当年开始,东莞将连续三年在“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专项用于推动东莞企业实施“机器换人”。
来自东莞市经信局的书面回复显示,自2014年9月15日开展“机器换人”专项资金申报以来,截至2014年12月底,该局共收到企业提交申报“机器换人”应用项目400多个,从提交的资料分析看来,这些参与“机器换人”的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五金制品、电气机械、包装印刷等制造行业。
市经信局表示,根据项目申报进度,目前该局已完成了部分项目的形式审查、现场验收认定、财务审计等工作,接下来仍将陆续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预计2015年第一季度,该局将拟订第一批资助计划。
听说上述消息,在机器人行业已经浸泡数年之久的系统集成商陈明(化名)颇为兴奋。在他看来,一旦资助计划得到加快落实,必将带动更多的制造业企业加入到“机器换人”的队伍中来,其所从事的机器人行业也将受到利好带动。
陈明观察发现,尽管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在国内很火,传统制造业对依靠机器人进行技术改造的热情较过去数年已有明显提高,更为充分的市场竞争也让多种工业机器人产品价格出现同比10%到15%的下调。但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去年下半年,他和从事机器人研发制造的同行明显感觉到,生意较上半年回落了不少。
“在订单减少、生意没有以前好做的今天,不少来自制造业的企业主,在引进工业机器人、加快技术改造上仍摇摆不定、有所迟疑。”陈明认为,要真正实现从“换机器人”到“造机器人”的转变,东莞还需要在政府扶持上再加一把火。
挑战
创新领衔的竞争力
在以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版图中,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缺乏领先的自主创新技术及产品,市场主要被国外行业巨头所垄断,核心零部件价格高昂,已成为阻碍工业机器人产业加快发展的一大绊脚石。
陈明说的这把火,所指向的是来自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的自主创新突破。
据市经信局介绍,由于目前尚无统计口径,2014年,该局曾委托东莞理工学院开展全市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调研,初步掌握全市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概况。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底,东莞拥有工业机器人装备制造商约40家,已形成一定规模,其产品以直角坐标机械手为主,关节型机器人也有一定产值,主要应用于注塑、冲压、焊接、喷涂等领域。
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机器人可分为焊接机器人、切割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喷涂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码垛机器人、自动牵引车(AGV)机器人等;其中东莞焊接、喷涂和搬运三种类型机器人总销量占到整体销量的61%。
来自东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行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则显示,截至目前,全市从事与机器人产业相关的企业有200多家,但大部分是从事机器人零部件产品的小企业。
在以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版图中,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缺乏领先的自主创新技术及产品,市场主要被国外行业巨头所垄断,核心零部件价格高昂,已成为阻碍工业机器人产业加快发展的一大绊脚石。
以拓荒牛所生产的一台数控切割机为例,直线导轨、静电板、伺服机等核心零部件无一不来自国外品牌。当被问及为何不使用成本更低的国产零部件时,邹今令坦言自己也想支持国内品牌,可由于技术跟不上,使用国产品牌零部件后产品故障会提高,客户不买账,作为设备提供商,他们不得不选择价格更为高昂的国外品牌。
针对上述现实,曾在西门子中国研究院从事多年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的罗日辉认为,这是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崛起所面临的必然发展阶段。
“在国外,包括ABB、安川等行业巨头都是经过数十年的培育才逐步发展到如今的地位,而我们国家工业机器人产业比国外晚了二三十年,要在短时间内超越甚至完全替代国外品牌的产品优势不大可能。”在罗日辉看来,东莞需要加快“机器换人”,完善机器人产业链条上下游,同样也需要拿出更多的耐心,大力培育和扶持拥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核心零部件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唯有如此,企业使用机器人的成本才能不断降低,东莞机器人产业才能在广大的本土制造业技术改造需求外,增添创新技术这一核心竞争力。
一些着眼长远的行动已经在路上。2014年11月,占地近600亩的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以下简称“机器人基地”)在松山湖总部1号揭牌成立,逸动科技等首批创新型机器人企业率先入驻基地。该基地由以世界顶尖机器人专家李泽湘教授为带头人的团队,将牵头建设,在未来5至10年的时间里,全力构建创新科技产业化生态体系。
在一些细分领域,松山湖管委会对盈动高科在绝对值编码器这一核心零部件领域的自主创新成果进行了超常规扶持,出资数百万元向东莞一大型制造企业购买一套自动化设备,并成立精密控制实验室,提供给盈动高科做绝对值编码器等创新成果测试使用,加快自主创新成果的大规模市场化推广应用进程。2014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等高规格展会,为东莞的机器人企业走出珠三角、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供了众多优良平台。
在市经信局看来,目前,东莞机器人产业正逐步形成以松山湖为研发基地、辐射周边镇街的机器人发展格局,形成了一批专业机器人制造装备基地。
由烫商标机,磨皮机,削泡棉机, 多色印刷机————腾宇龙机械能源科技公司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