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广东腾誉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产品
新闻
联系人:梁小姐
手机:13509229853
电话:086-0769-22403133
邮箱:tengyulong@tylmac.com
地址:中国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蛤地二村新南路10号
网址:http://www.tylmac.com
11月2日16时,股票代码为01968.HK的匹克体育从港交所退市,这标志着历时3个月的匹克体育私有化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匹克经历了两次IPO上市失败后,于2009年港股上市,因“投资价值长期被低估,公司很难有效运用资本平台,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务发展”,匹克开始了私有化进程。
私有化完成后的集团未来发展,匹克体育已有布局,“完成私有化只是第一步,匹克从单一的体育装备品牌到体育产业集团的升级之路才刚刚开始。”而退市之后,匹克体育下一步在资本市场上将有何打算?对此,业界揣测,冲击A股将是匹克体育最有可能的出路,但回归A股之路并不平坦。
01
据了解,2009年9月,匹克体育公开发售获得22倍超额认购,定价为招股范围中间价4.1港元,募集资金净额达15.85亿港元。而上市港股前匹克体育经历了两次IPO失败,因而在三年内进行了三次风投,实现了融资计划。资料显示,从2007年开始,红杉资本投资匹克并获得近8%的股权。次年,匹克体育又与建银国际、深圳创新投资等合作实现了二次募集资金。2009年4月,红杉资本、建银国际和联想投资三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投资了近6000万美元给匹克体育,完成了匹克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
但自2009年9月上市以来,匹克业绩表现一直并不理想,营业收入、净利润和店面数量出现了大幅波动的情况。从2012年开始,随着国内外经济疲软,匹克体育集团年净利润仅维持在2亿-4亿元人民币区间,并且开始大量关店以维持成本运营。虽然在2015年营业额上升至31亿元人民币,但是依旧未能得到持续发展。
据匹克今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截至7月30日,匹克体育集团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至12.98亿元人民币,毛利润同比下降5.6%至4.94亿元人民币,归属于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3.8%至1.69亿元人民币。并且长期以来,匹克体育股份流动性一直处于低水平。虽然匹克体育市值有61亿港元左右,但在内地体育服饰港股企业中仍然处于倒数位置。
国内多数体育用品企业都在港上市,包括李宁、安踏、361°、特步等。从今年中报看,安踏以61.42亿元的营收领先,同期李宁营收为35.96亿元,361°为25.56亿元,特步25.35亿元,匹克则是12.98亿元。营收增幅比较,安踏的20.2%也遥遥领先,其他各品牌也都实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唯独匹克下降了5.96%。
记者整理发现,截至目前,A股上市的贵人鸟凭借着频繁的资本运作,一直在积极布局大体育,并获得了较高估值,市盈率已经达到了76.32倍,这远远超出了港交所的匹克,后者的市盈率只有13.85倍。
匹克在体育行业为何率先实施私有化?对此,匹克方面表示,7年前,2009年9月,匹克在香港上市,但上市以后公司股价的表现却并不令人满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国家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文件出台之后,体育产业迎来了黄金时代,国内体育概念股甚至是泛体育概念股都大受投资者热捧,体育产业被看作资本市场的一片蓝海。
对比之下,在体育产业深耕多年的匹克,投资价值反而长期被低估,公司很难有效运用资本平台,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务发展。因此,在匹克大股东许氏家族的提议下,匹克实施了私有化计划。
获多家资本巨头力挺 打造“体育产业生态圈”
02
从香港市场私有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获得股票持有人的绝大多数投票及公司注册地法院批准等一系列手续外,获得资本巨头的认同将变得至关重要。
此次匹克体育私有化项目的投资总协调人道格资本认为,匹克是文化体育产业的实业公司,属于稀缺概念;另外,匹克在海外市场的优异表现,给了投资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加上匹克在体育产业(包括赛事和服务)上的延伸拥有较高潜力,未来的转型空间也相对较大。匹克体育当属于体育产业板块的非常稀缺标的。
正因为如此,在匹克体育私有化过程中,资本巨头纷纷主动找到匹克,愿意参与私有化的投资。道格资本联合光大资本、前海母基金、民生银行、国信证券、广发证券、西南证券等,成为匹克体育股东名单上的新贵,这些拥有强大资金实力、服务能力和产业资源的巨头,将为匹克注入新的动力。
事实上,这些资本巨头将不仅仅为匹克体育未来的上市计划提供资源和服务,还将联合匹克体育共同成立专注于体育产业的产业基金及投资并购基金,共同打造“匹克体育产业生态圈”。
早在7个月前的匹克球星中国行活动中,匹克体育CEO许志华就描述了打造“匹克体育产业生态圈”的宏伟蓝图。在7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他明确表示将涉足体育IP赛事打造、运营,体育培训、体育大数据、体育资讯和社交等多个领域,建造匹克体育产业生态圈。
匹克的信心来自于此前多年的国际化精心布局,目前,匹克体育已经是海外销售占比最高的本土体育品牌,产品销往9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匹克集团的海外销售额达到6.7亿元人民币,占总营业额比例达21.6%。
此外,匹克体育通过多年的行业积累,与国际顶级机构如 FIBA、奥委会、NBA、WTA 等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丰富的国际资源,旗下签约有霍华德、帕克等11名NBA运动员,新西兰、乌克兰等12个国家的奥委会,塞尔维亚、德国、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篮协,以及参加欧冠联赛的马卡比、欧洲联盟杯的法兰克福客机队等多家海外篮球俱乐部。
“私有化之后,匹克体育将实施多品牌战略,完善体育装备行业国际化战略布局。”许志华说,“未来会通过收购和投资国际上体育细分行业优秀的装备公司,实施多品牌战略,逐步完成在篮球、足球、网球、马拉松等大众体育范围内多品类、多层次的装备战略布局。同时,匹克将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本合作伙伴、体育合作伙伴的资金和资源优势,建造匹克体育产业生态圈。”
“我们的目标,是让匹克从一家优秀的国际化体育装备供应商发展成为一家国际化的体育产业集团。”许志华表示。
回归A股市场? 未来之路难言坦途
03
匹克体育私有化已经完成,但集团未来是否会回归A股,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金融专家分析指出,港股市场的特点是偏注重大盘股,而中小市值股票要想改变股市对于企业的低估值存在很大难度。匹克体育若不私有化,未来股价可能会更便宜。因此,私有化成为企业追求市场高估值的必然选择。但是就目前国内A股市场的情况而言,匹克体育回归冲击IPO有两种途径,IPO和借壳上市。
对此,福建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成员任慧涛指出,匹克体育回归的难处,首先在于回归方式的“两难”。
“第一难在于,如果以IPO方式进入A股,可能需要大量的时间。”任慧涛分析道,目前国内市场“IPO堰塞湖”现象严重,匹克体育不仅需要完成所需的改制、财务等上市申报方案,还需要在证监会门口的“上市”审核大军中排队。证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28日,证监会2016年受理IPO企业868家,其中已过会113家,未过会755家。而在2015年,全国仅有220家企业完成首发上市。“也就是说,即便匹克私有化之后的改制等审核过程顺利,匹克体育的正式上市可能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任慧涛说道。
“第二难在于,若选择‘借壳上市’,则耗费甚巨。”任慧涛指出,随着注册制的暂缓推出,中概股、港股和新兴企业的上市需求越发旺盛,A股相关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价值陡然水涨船高,动辄十亿的“壳费”对于在私有化过程中已经付出很大成本的匹克体育来讲,似乎已经成为难以承受之重,同时,借壳上市的操作难度也非常之大。
此外,任慧涛特别指出,需要思考的是,资本化对匹克体育的国际化战略冲击有多大?
“品牌国际化,是匹克体育的企业战略,港股上市抑或重归A股,所募集的资金基本上是为匹克产品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服务。”目前,匹克体育除了赞助NBA、CBA等国内外篮球联赛,还赞助津巴布韦、乌克兰、新西兰、塞浦路斯等多个奥委会国家队和运动员,同时,品牌营销和市场推广亦在全球近百个国家开展,这些业务效果需要足够规模的资金及人力资源来实现。那么,在未来两三年内,如何平衡两大战略,尤其是在资本化的同时保证匹克品牌持续的成长增值,亟待明确。
“可以说,私有化成功亦仅仅是匹克体育重返A股市场的第一步,未来无论是IPO还是借壳上市,匹克体育的国内募资之路还很漫长,仍需步步小心。但从长远来看,一旦上市成功,乘着体育产业振兴的东风,匹克体育的潜能将被充沛资金全面激活,未来的发展充满无限可能。”任慧涛说道。
来源网络---印刷机